Tuesday, May 12, 2015

修行,是為了遇見自己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也不在廟裡

真正的修行,是為了遇見自己,
它不是在山上,也不是在廟裡。
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你的工作環境
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

但,修行究竟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修行 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
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
當生活出現了問題,
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其實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
修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離開了生活談修行,總不免是在逃避問題
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修行,
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
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

煮飯、洗碗、帶小孩,都是一種修行

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
在生活中修行,
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
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慾望、無常與情緒苦樂
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
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

簡而言之,只要你專註當下,
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所以,只要如實、認真、帶著覺察去生活,
試著時時刻刻檢查自我,丟棄自己的傲慢、貪求、期待與恐懼,
以一顆清凈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
你我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師。

每一個問題都是道場

當修行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問題都是道場。
修行必須從實際問題入手,不能空談玄談。
空談玄談沒有任何意義。
道理你能說出一大堆,
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惱,修行有什麼用呢?
修行必須在生活中具體煩惱或痛苦的事實中進行。
不要把修行變成一種逃避現實生活或煩惱的借口。
修行不是一種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開一條逃跑的道兒。
修行更不能成為一種心靈的娛樂。

當然,這一切你可以反對、反對——
堅持你自己的,但結果苦的還是你自己。
當修行從實際問題入手,
每一個實際問題都是入口。
每一個問題是道場,
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
每一次情緒的旋風是道場,
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
每一個念頭是道場

道場在你遇到的困難點,修行必須從那裡進行

真正的道場
不是寺廟、不是禪堂、不是山林、不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
真實的道場就是每一個當下、
每一個眼前的存在、每一個念頭。

如果你婚姻有問題,有問題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和老公的關係有問題,和老公的關係就是道場;
如果你和同事發生矛盾,這與同事的矛盾是道場;
如果你陷入生活的無聊,這無聊是道場;
如果你出現了錢的問題,錢就是道場。
如果畏懼生死,生死問題就是你的道場。

道場在你每一個受難處,
道場在你每一個受卡和被卡處,修行必須從那裡進行。
不要移過婚姻的問題、老公的問題、
同事的問題、無聊的問題、錢的問題、生死問題
而跑到寺廟、禪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
去玄談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薩去,去念阿彌陀佛或大悲咒去。
那沒用,你的道場選錯了你在外道修行。

修行 應該哪裡有問題 在哪修!

修行應該哪裡有問題在哪修,修通那個問題。
在寺廟、在禪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
心情好沒問題那有什麼用?
修行也不是向他人顯示你的自我,
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顯示。

你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
每個問題,都是一種修行 

為了遇見真正的自己。

Friday, August 15, 2014


入静


中國傳統養生之道,修練氣功歴史悠久,廣泛流傳。儒道佛三家對此都有其獨特方法,師承及見解。儒家藉修練氣功,強身健體外,主旨是達至:

開發聰明才智,改善人格,陶冶性情。

矯正自己的習氣。

擴充先天之稟賦,即“盡性之功夫”,以後天有為之功夫,改善個人先天之稟賦。

儒家認為,影響練功成績至大的,是“ 入靜 的深淺。而「涵養道德」,則為“ 入靜 深淺之關鍵。

現先談 入靜 ”。

入靜” 這名詞,是儒家,道家修練 靜功 比較喜歡用。佛家喜用“ 入定 ”。

入靜 和“ 入定 雖然有許多性質相近,亦有許多不同處。今天我們用“ 入靜” 這名詞比較適合。

道家 入靜 這名詞大概於唐代後期,已廣泛採用。甚麼是入靜,我們可以用西方科學來解釋。所謂入靜,是我們在靜坐 時( 道家多採盤膝姿勢,分散盤,單盤或雙盤。儒家則多用端坐式,亦有用站椿式子) ,主要根據內心之心意,形成一種意識或意念,來排除各種雜念。待大腦的雜念續漸減少,或減到沒有雜念,思維活動亦差不多停頓,而我們的大腦仍保持一種清醒的狀態。外界的聲光電氣,乃至人事,雖通過我們的眼睛耳朵接收到,但在大腦產生的反應,減至最低。即是視而不見,聴而不聞。在大腦中沒有或比較低的反應,這時形成一種生理的,正常人沒有,而是練功獨有的一種特殊狀態,這就是“ 入靜 ”。

如果用練功人自己的體會,就是我們練功到了某一階段,我們保持了清醒感覺,但大腦就不想事情,外界的一切聲音,人物,甚至風聲,雨聲,我們都有感覺。

平時我們接觸到這些,大腦就引起聯想。在練功狀態中,我們知道任何事的發生,唯我們大腦不會有任何聯想。古人稱之為“ 明鏡高懸 。就好像一個皎潔光明的鏡,高高掛在天上。天上的飛鳥飛過鏡的時候,鏡就會留下影子,但飛鳥若飛離鏡照到的範圍,鏡的鳥影就消失了。在鏡中並無留下任何鳥雀的記憶。大腦亦不會因見到鳥雀而產生喜愛或聯想,這就是入靜的狀態。

這種狀態和普通人的清醒狀態,或睡眠狀態就不相同。正常人在在清醒狀態,其大腦就不斷想東想西,並無一刻停止。但入靜時,大腦保持清醒狀態,唯並無思維或低思維,無雜念。它亦不同於睡眠狀態,在睡眠時,人就得到休息,但並不清醒。就算發夢,亦非清醒狀態。

所以入靜這狀態,並不像睡眠,天生就可做到。這入靜狀態,是我們任何正常人都不懂的。因此如果我們需要達到入靜,就要有後天的訓練。因為後天如果形成習慣,我們叫“ 修件反射 之後,就慢慢習慣成自然,才可達到由無到有之狀態。所以練功要入靜,並非容易。除天才外,大部份人都要長期堅持,經年累月,才能達到入靜的目的。

當我們進入“ 入靜 狀態時,呼吸就會自動變得悠長,緩慢,平均。
隨著入靜程度加深,身體的肌肉骨胳,亦由僵硬而變得柔軟。再而感覺到身體之輕盈,舒適。亦會產生一種歡樂,和平,幸福,自信的感覺。練完功後,仍可保持這些感覺,神清氣爽,大腦思維感到特別清涼,舒適,冷靜,理智。身體亦覺得輕盈了,走路好像不需用力。這種入靜感覺,當一個人嘗試過後,就是他的大幸運,亦是大不幸,好像中了鴉片煙毒般,一日不練功,就失去了人生最大享受,就覺得不舒服。結果是叫他不練功也難,因為可能他已得到普通人從來夢想不到,體會不到的那種舒適愉快。

當然,入靜的程度愈深,上面所述的效果就更明顯。另外,入靜時間的長短,對這效果有絕對的影響。例如只能入靜數分鐘,效果就不彰。如能入靜到二十至三十分鐘,效果就初步出現。


我們可將入靜的深度分為三大層次。達到初級層次,身體之疾病,已經可得到改善及治療。中等程度之入靜,不單可以醫病健身,延長壽命,更可開發大腦之潛力,改善大腦之功能,提升聰明智慧。到第三級最高層次,前面的好處,當然達到,甚至可能發掘或提升人體的各種潛能,出現今天所稱的各種所謂「特異功能」。但其實所謂「特異功能」,可能在中級階段已經出現。在此階段,可能已是超越佛家所講的「六通」。當然,儒家絶不主張追求此等所謂「特異功能」,以免影響將來更進一步的修為。因此,無論練習任何家派的氣功也罷,丹道也罷,如何入靜,是人人都應該努力追求的練功關鍵。

資料来源 --- 梁煥松網頁


Sunday, July 27, 2014

 心經


心經
(click for music)

人可以不屬於任何宗教,卻不能沒有信仰而活。人縱使不自覺有任何信仰,卻依然要面對自己的生命。

人的一生,充滿痛苦、煩惱、困惑。生存就注定要面對老、病,以至自身逐漸消逝之苦。人可以如何應對生命中的種種苦惱?生命的價值又究竟何在?古今聖哲,皓首窮思,為的就是要嘗試解答這些問題。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亦即是生命最深的秘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般若系經典中一段最精簡的經文,「辭約理著,言簡意賅」,是六百部大般若經的心髓所在。讀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於已經讀了六百部大般若經。由於這部經經文簡短,易於背讀,歷來被傳誦不綴,很多人甚至相信這部經具有神秘的力量,在危難關頭背誦心經,便可渡過難關。

無論如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陀教育的中心所在,是了解佛教如何回應種種人生問題的最佳入處。 (戴朝明)

上講提要

生命的事實,是要面對各種痛苦、煩惱和局限:個人、家庭、事業的不如意;以至老、病,及自身的消逝,無可避免。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性空」,得到了「如實觀」,為眾生開示離苦得樂的方法。

原始佛教從主體經驗出發,分析自身存在,認為生命只是五種現像:「色、受、想、行、識」,沒有一個恆常或可掌握的主體:「我」存在。即是生命只是五種生理和心理活動的不斷進行,「我」只是一個概念,無實質可執。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有的」,一切因「我」而起的痛苦煩惱,理應可以消解。

但這種想法不夠深刻。因為就算生命只「有」五種現像,則無論如何層層消解這些現像,仍有所執,不得究竟。因此必須有深一層的論證,纔能圓成佛的教理。於是大乘佛教「般若」思想出現,要把這個「有」也去除,故提出「般若」和「空」的概念。

「般若」一般譯作「智慧」,但不單指純認知性的知識,而是包括思考、認知、抉擇、判斷,能給予人方向、睿見的一種「特質」或「能力」。由於目的是破「有」,所以大乘佛教沒有為「般若」下任何定義或原則,只是不斷的讚歎「般若」,和強調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鍛鍊、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質素,「般若」纔會呈現,成為生命的主體。這些實踐和鍛鍊,就是「波羅蜜多」。「波羅蜜多」不單只是「到彼岸」的方法,而是「卓越極致之完成」,是獲得「般若」的行為和標準。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擴展了原始部派「六識」的涵義,成為「八識」,為人如何能成佛提供一個理論基礎。唯識宗提出了「轉識成智」,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轉為「成所作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八智全轉,人就成為一個純智慧的生命體,就成佛了。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理,都起於人的心念。「心」是行為的主體、行動的主人,亦是作業受報之所依。「心」能取捨、能抉擇、能導向,即決定如何管理自己的生命,以至一切世間存在都是唯心所造。

因此,有怎樣的心靈,就會推動怎樣的世界:道德心靈會推動道德的世界,求美的心靈就會推動文學藝術的世界,求公義的心靈就會推動政治制度的世界,以至要上天堂,要生淨土,就必須依靠相應的心靈去推動、去尋求。人因為有求真的心靈,所以會成長向上,以至整人類文明文化的進步,纔有動力。

《心經》是六百部《大般若經》的「心」髓,是大乘佛教「般若空觀」精華之所在。

下講將會談「空」的意義, 和一起讀一讀《心經》的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聖觀自在菩薩正在進行着極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活動,照見(生命的)五種現象在存在上,都是處於空的狀態(於是超越了一切痛苦)。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他對舍利的兒子說:)舍利之子啊!(生命的)肉身現象是空的,這種空的性質正是肉身現象的存在情形。(所以)肉身和空沒有分別,空和肉身也沒有分別,肉身就是空,空就是肉身。(其餘)四種(主觀上的)感受現象、(對象形相的)攝取現象、(動作的)發施現象和(客觀世界的)認識思維現象的存在情形也是一樣。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舍利之子啊!一切存在都是處於空的狀態。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污染、沒有清淨、沒有減少,也沒有增加。所以,舍利之子啊!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肉身現象、沒有感受現象、沒有攝現象、沒有發施現象,也沒有認識思維現象。(在主觀方面來說,)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主體)的存在,(在客觀方面來說,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對象)的存在。(如果以十八界的分頪標準來說,)沒有眼的界域,以至沒有意識的界域。(如果應用在十二因緣方面,)沒有明,也沒有無明;沒有的明的滅盡,也沒有無明的滅盡。推演下去,既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滅盡。(這也就是說,)沒有苦,沒有苦的原因,(所以)不須求苦的息滅,也不須從事息苦的實踐。(總之在空的狀態中,)沒有能知的主體,也沒有所知的對象。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於不能有所知的對象的緣故,修行者依於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內心的活動再無障礙。由於沒有障礙的緣故,就消除了種種怖畏,超出一切不真實的了解,從而進入徹底的涅槃境界之中。所有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的諸佛,都是依於這種般若波羅蜜多的作用,而獲得最高的、最正確的和最完全的覺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因此應該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偉大的咒語,是有大智慧的咒語、是超越一切、無與倫比的咒語,可以止息一切痛苦,因為它真實的、不虛妄的。以下就是通過般若波羅蜜多所說的咒語:去了!去了!到彼岸去了!完全到彼岸去了!覺悟啊!謹願!

(霍韜晦教授白話語譯)

本文作者 梁樹松

Saturday, January 4, 2014


學會......

1.不要奢望別人給你經濟上的任何幫助,錢對任何人都是不夠用的。(學會給與)

2.
朋友幫你是善事,是道義,朋友不幫你也無可厚非,不該心懷怨尤,人家不欠你!(學會理解)

3.
要知道沒有人心須在你需要的時候幫你,只有你自己,所以讓自己獨立,堅強,快樂,幸福,才是你 需要做的,畢竟只有自己必需和你生死與共,休戚相關。(學會堅強)

4.
不要看貧富交朋友,他有億萬家財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別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他也許一無所有卻可以把唯一的饅頭分給你。(學會分辨)

5.
不要為了經濟富有的朋友疏遠了精神富有的朋友,慢慢你會明白,經濟上富裕的朋友可以帶給你吃喝玩樂,也可以帶給你複雜紛亂的世俗煩惱,精神富有的朋友也許只能帶你去田野裡,去溪流畔,沒有美酒佳餚,沒有香檳.咖啡,沒有舞池,可是她能陪你一起奔跑,一起笑的像傻子。(學會自重)

6.
可以相信世上真的有美好堅貞的愛情,但它只屬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台,,還有外國的羅密歐和朱麗葉,因為他們都沒有活很久,而我們是要活很久的。(學會珍惜)

7.
不管你因為什麼結婚,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要愛這個家,不管它多麼簡陋多麼寒冷,你都有義務讓它溫馨起來,因你是父母
(學會承擔)

8.
我們的青春眨眼間就沒有了,皺紋一條一條的爬上眼角,我們阻止不了歲月破壞我們容顏,可是我們可以讓心在歲月中慢慢磨礪,如蚌中的沙,慢慢的興潤起來,等到我們發蒼齒搖步履蹣跚的時候,還可以讓珍珠的光澤暈紅最後的行程。(學會成長)

9.
不要執著,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會迎合你,地球不是為你轉的,所以不執著於擁有,連我們都只是紅塵的過客,生是赤條條的來,死又能帶走什麼呢? (學會放下)